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
0
生成式 AI

讓AI「陪」你寫論文系列 第 2

Day2 老師說要找「好文獻」……所以好文獻是什麼?SCI 又是什麼?

  • 分享至 

  • xImage
  •  

今日事項:知曉「SCI」、「TSSCI」等詞代表的意義,並了解如何用 WOS 看自己找到的國外期刊是不是屬於 SCI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按讚或留言,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這裡碎碎念(?),我會很感謝的❤️

本系列前情提要在:Day1 讓AI帶你走過痛並快樂著的論文生涯


在看找論文的平台之前,先了解什麼是「好文獻」

在找論文的時候,老師可能會要求說要找「好文獻」,這時候許多人可就有疑問了,所以一個「好文獻」的定義是什麼?

是我覺得看起來順眼就叫好文獻嗎?還是說這篇文章的研究結果比較好?引用的數量很多?

其實「好文獻」可以從很多面向去評,但對於初學者而言,就是去看這篇文章是不是出於 SCI/SSCI

又多了一個專有名詞,所以什麼是「SCI」

SCI 其實就是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簡稱,除了他之外,還有 SSCI、A&HCI、EI、ESCI 等,不同領域有不同的索引與叫法。

索引名稱 代表用意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自然科學、工程、醫學等領域的核心期刊索引,全球學術評比常用指標,期刊多有影響因子 (Impact Factor)。
SSCI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社會科學領域的核心期刊索引(教育、心理、政治、經濟、管理…),國際學界與升等常用評比標準。
A&HCI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人文藝術領域的期刊索引(文學、哲學、歷史、藝術…),提供引文追蹤,但期刊 不計算影響因子
EI (Engineering Index / Compendex) 工程技術與應用科學的文獻索引,與 SCI 並列為工程領域的重要指標。
ESCI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新興來源引文索引,收錄正在發展、尚未進入 SCI/SSCI 的期刊,被視為「候補名單」。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來,這其實就是對於不同領域期刊的收錄索引,這些都是由 Clarivate 旗下的 WOS(Web of Science)所編輯、定義

常常聽教授們說要投期刊、投期刊,好像只要上了期刊就是個好研究,但事實上,期刊們也是有身分階等的,能上 SCI 算是高人一等了,在此之外還有一些所謂的「黑刊」(無嚴格審稿只收錢的發表)、「水刊」(品質低)等等。

那其中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如果 SCI 是個全球都在用的標準,只由一家 WOS 資料庫做定義而已?沒有其他資料庫公司參與監督或維護嗎?」

事實上,是的。

當然這主要也是有歷史原因,SCI 在 1960 年代便出現,是第一個大規模的「引文索引」資料庫,幾十年下來,也變成各國學者評比的慣例。

而雖然還有諸如 Scopus (Elsevier)、Dimensions 等等其他的資料庫,但因為 WOS 的收錄標準嚴格,且具有長久以來的權威效應,因此大部分的機構還是以 WOS 作為國家評比與學者學術升等上的學術品質指標。

各個國家自訂的索引

除了 WOS 的各種 CI 系列,其實各國也有推出自己的「引文索引」。

比如台灣就有由中研院維護與發佈的 TSSCI(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Taiwan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THCI(臺灣人文引文索引,Taiwan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際上的 SSCI 期刊大多是以英文期刊為主,對各國本土的研究收錄不足,比如在 WOS 所編納的引文索引中,就比較少會出現中文為主要語言的期刊。

所以就會出現一些比較有趣的現象,因為人文、社會學科都比較偏向本土研究,語言也是中文為主,所以台灣有 TSSCI、THCI;但相對的,因為自然科學通常專有名詞都是英文、本土性較低,進度也與國際直接對標,學者的文獻就直接丟 SCI 或 EI,所以台灣也就沒有本土版的「TSCI」

而大陸方面也有 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韓國有 KCI(韓國引文索引,Korea Citation Index),這些都是各地自定的索引。

但總的來說,這些都較偏本土,國際通用性還是不及 SCI/SSCI。

邏輯誤曲:所以只有上了 SCI/SSCI 的才叫好文章嗎

前面說了這麼多的「引文索引」,所以只有上了 SCI/SSCI 等等的才算是好期刊、好文章嗎?

其實也不是。

雖然前面有說上了 SCI/SSCI 的文章都已經算是高人一等了,但貴族中還有再自己細分個三六九等不是?

平平都是 SCI ,其中還有所謂的普通期刊和頂級期刊。比如前面有提到 SCI 會計算影響因子(IT, Impact Factor),原則上是計算「某期刊近兩年發表的文章,平均每篇被引用的次數」,引用的人越多,表示這篇文章越有影響力。

比如自然科學領域的《Nature》、醫學領域的《The Lancet》等等,影響因子長年都是在 50~150 左右徘迴,基本上都是頂到不能再頂的頂刊了。而他們倆個除了主刊,還有一堆子刊,也各個都是名列前茅的頂刊。

而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些也是在 SCI 中,但影響因子卻是在個位數,或可能 0.3 左右,可能是冷門或新成立的期刊。

只能說,上了這些 SCI/SSCI 的文章因為審查嚴格的緣故,有八九成的機會都是比較有看頭、創新、開拓性,但畢竟都是人為審查的,總還是有可能有漏網之魚,而且 SCI 中也是有自己的差距。

沒有上 SCI 的文章也不一定都差,人家說不定可能只是沒有投,或是時運不濟……全球的人都在投,能上的位置就那幾篇,有時候真的不一定是文章不好。

利用 WOS 查詢被編列進索引的期刊

在知道了這些名詞代表的概念之後,開始找論文就沒什麼問題啦~

(有問題的地方是怕主題太冷門找不到文獻……沒人做不一定代表著缺口,也可能是沒必要或難到做不出來@@)

除了論文回顧,有些時候也有可能是課程中教授要求報告的文章要是 SCI/SSCI,可能老師們覺得這些文章看了比較有意義。

但是問題來了,我找文章的時候不一定是在 WOS 裡面找,我可能是在網路上找到的、在別人文章裡看到的、在路上撿到的(?),我要怎麼樣才能確定的文章屬於 SCI/SSCI ?

WOS Search Journals

網址:https://mjl.clarivate.com/home

  1. 把你找到文章所在的期刊名稱輸入搜尋欄,就會告訴你這個期刊屬於哪一個索引類別了,如果沒有的話就表示並不在其中!

  2. 比如我輸入Journal of Management 這個管理學的期刊,就會出現下列結果

    代表的意思是:

    • 此期刊被收錄在 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 期刊會出現在商業的檢索集合(Current Contents Business Collection)
      • 期刊會出現在社會行為科學的檢索集合(Current Contents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 此期刊被納入高被引用(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的計算與排名 - 表示在此領域影響力較高,會在科研評比中出現

總結

看完這篇,對於所謂的 SCI/SSCI 等等的名詞應該就比較瞭解了,也知道要怎麼辨認一本期刊到底有沒有在這些索引裡面了吧?

那接下來就要真的開始找論文了,明天來說說有那些論文的資料庫可以尋找你需要的論文。

而找到了論文之後,如果不確定那篇論文所在的期刊究竟是不是 SCI/SSCI ,記得可以回來看看這邊的 WOS 怎麼操作哦!


上一篇
Day1 讓AI帶你走過痛並快樂著的論文生涯
下一篇
Day3 用AI前先看看找論文的平台 - Google Scholar、TOAJ、WOS、萬方
系列文
讓AI「陪」你寫論文3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